2021-05-22Click: 2156
春夏相交、萬木蔥蘢的五月,正是水稻插秧的好時節。頭戴草帽、挽起褲腳,踩在濕潤的稻田中,將一束束嫩綠的秧苗插在泥土中,感受別樣的田園風光,體驗農耕文化與習俗……
5月21日,吉林德翔集團第三屆插秧節在吉林德翔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德翔農業生態園)舉行,伴隨著仇貴深總經理激情洋溢的動員令,全體人員整裝完畢,插秧大軍開始行動!
運苗
一盤一盤的稻苗,被運輸小分隊小心翼翼的捧到了田埂上,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仿佛看到了手里的小稻苗正在茁壯成長......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插秧是一門技術活,取秧量要合適,插秧動作、力度要合適,插秧的深淺度要合適,株距行距要合適,考驗的是目力,是手法,是體力,更是智慧。
小小插秧員
“插秧節”之美,美在插下的是對收獲的希望,“一年之計,莫如樹谷”“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插秧節”寄托了農民對好收成的希望,其間充滿了對稻田金黃、谷粒滿倉的向往,對幸福生活的向往,這也是勞動者最純樸最美好的向往。
插秧節插下的是收獲的希望,撬動的是經濟發展的杠桿,演繹的是“德翔小町”水稻文化之美。用松花江水澆灌的水稻顆粒圓潤,晶瑩明亮,稻米蒸成米飯香甜細嫩,松軟可口,香氣四溢,非常受人們喜愛。
機械插秧,減輕勞動人民的負重,從根本上顛覆了傳統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方式。
“人生第一次插秧,心里開心的像個孩子,左手拿秧苗,右手從左手秧苗中分出三四根來,食指和中指鉗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順著秧苗的跟朝下插入泥土中,循環往復,竟然插出了“經驗”,看著水田地里一排排剛剛插好的碧綠的小稻苗,小亮開心的說。”
吉林德翔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宋鵬遠董事長接受采訪
吉林德翔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仇貴深總經理接受采訪
吉林德翔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德翔集團業務向種植領域拓展的重要布局,是實現“優糧優產”目標,從源頭上提高糧食質量的重要舉措。現已建成100余公頃有機稻田、稻魚、稻鴨、稻蟹和諧共生,“德翔小町”大米香飄四海,成為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公司以精益求精的理念優選德惠特有稻種“德惠小町”,種植區在國家級無公害果蔬種植基地的布海鎮,該地區土地肥沃,水源豐富,土地經過多年的“熟化”,以古法種植,科學耕種,再加上特有的小氣候、松花江水、草炭土,絕對不施用任何化肥、農藥,只施用農家肥和有機肥,實施生物防蟲,人工除草,存儲加工時嚴格檢測大米的關鍵指標。以原生態的有機種植方式,綠色環保的存儲加工方式,造就了德翔小町米的優良品質,用德翔小町米做的米飯,煮熟后,口感潤軟彈滑,帶有清香,表面油亮且有光澤,回味甘甜,即使放冷后也不回生,口感是其他普通大米不能比擬的。
德惠小町——德惠市為何能獲此殊榮?
德惠小町源于上世紀90年代,從日本秋田縣引進的優質米系“秋田小町”,得益于吉林省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并經過多年的精心培育德惠小町與日本多個優質水稻品種對比檢測結果表明,德惠小町蛋白質含量高達6.3%,創造了中國小町米“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奇跡!
血統純正的小町米對產地要求十分苛刻。德惠市處于北緯44°-45°之間,是世界著名的黃金水稻種植帶中心,種植地在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的松遼黑土區,黑土耕層厚,腐殖質含量高。同時,德惠地區氣候相對冷涼,病蟲害發生少,確保了綠色無公害水稻的品質,松花江、飲馬河水質清澈無污染,為德惠小町米的種植提供了充沛而潔凈的水源。
中國 吉林省 德惠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吉ICP備2020007901號-1
公安備案號:22018302000047